核心提示

离开中国才会发现,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任劳任怨任盘剥的牛马型劳工群体了。因这些劳工与资方毫无讨价还价能力,才有了价廉物美的劳工付出,也才有了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也才有了所谓的“人口红利”。

刊文剖析尴尬的中国制造业

国内制度成本居高难下

中国制造渐趋走投无路

赵灵敏

自去年7月以来,在中美 的背景下,美国陆续出台了几轮针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关税措施,到今年5月10日为止,已经有亿输美商品被征了25%的关税,占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亿美元的一半以上,占年中国2.48万亿美元出口总额的10%,因此美国的加关税措施影响面是很大的,这还没算为这些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相关第三方。

25%的关税,对于多年来深受成本上升之苦、利润薄如纸的外向型制造业而言,是很难消化承受的,一些企业因此选择将产能转移到海外,以规避对美关税上升的影响。然而,在关税低成本低的表象之下,海外设厂还需要进行更周全的考量。

东南亚早已不堪重负

目前,因为地理上的接近和成本低等原因,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企业转移产能的主要目的地。除了成本太高的新加坡和以油气为经济支柱的文莱之外,其他8个东南亚国家都不同程度承接了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事实上,这个过程在十来年前就开始了,只是一直不温不火,中美 迫使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东南亚的那些多年来惨淡经营的工业园,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前往考察的中国企业家络绎不绝,园区的地租、厂房租金也水涨船高,一天一个价格。在东南亚的这8个国家中,越南、柬埔寨的热度最高,越南更被认为是中美 最大的赢家。泰国、印尼的热度次之,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紧随其后。

这些国家的共同优势是人口年轻,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基本都50%以上;劳动力便宜,最低工资普遍在美元以下,缅甸更低至6-人民币,高的马来西亚是人民币,都比中国沿海地区的实际工资水平低;另外,这些国家要么和美国、欧盟、日本签署了自贸协定,要么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到普惠制的照顾,出口到美、欧盟、日本等主要市场的商品关税很低或者是零关税。比如越南就加入了CPTPP,也和欧盟签署了自贸协定;柬埔寨则受到普惠制的照顾,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零关税。

不过这些国家的劣势也很明显,首先是供应链不完整,大部分原材料要从中国进口。东南亚的服装代工已经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的规模,柬埔寨出口商品的7成都是服装。但即便如此,服装面料和一些配件也还是需要从中国运过去。因此,东南亚更适合那些供应链比较短的行业,比如服装、家居产品,配齐原材料相对容易,而不太适合电子等供应链长的行业。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电子企业扎堆在越南北部——为了方便原材料从深圳华强北通过陆路运过去。

其次,是劳动力的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程度远不如中国。东南亚的劳动力虽然表面上比中国便宜,但很多工人是洗脚上田,完全没有受过训练,加上受教育程度普遍有限,导致他们的效率最多也就能达到中国工人的7、8成。而且东南亚的工人普遍不愿意加班,加班一天2小时是顶限,多了给钱也不加,像中国那样为赶工期24小时轮班干根本不可想象。这样综合算起来,东南亚的人工成本优势就没有那些显著了。另外,由于中国企业大量涌入,在越南柬埔寨的局部地方,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不足、工资飞涨的情况。按这个趋势发展,越南柬埔寨的成本优势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因此,离开中国你才会发现,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好的劳工群体了。在过去的几十年,上亿中国农民工牺牲亲情,背井离乡到沿海地区打工,住在毫无隐私和尊严的集体宿舍里,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重复着简单枯燥的体力劳动,长时间加班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有了这些人的付出,才有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也正是被这么好用的劳工惯坏了,中国老板到了海外,普遍对不肯加班还动辄罢工的外国工人感到很不适应。

第三,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和中国不能比。中国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密集程度和处理能力,东南亚国家根本望尘莫及。在中国一个小时就能到达的距离,在东南亚很可能要耗费半天时间。现在大量中国制造涌入东南亚,已经导致一些港口出现了货物的积压。还有一些国家有缺电的情况。可以说,东南亚目前的基础设施状况,根本不足以支撑大量中国制造的到来。

第四,一些国家的政局不稳定,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微妙。比如越南,年5月曾经因为南海争端发生过针对中国企业的暴乱,美的越南工厂等多家中国企业受到冲击;印尼排华的历史臭名昭著,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年。近期因为总统选举争端发生暴乱,华人也受到波及。还有雅加达市长钟万学的事件,他是一位华人基督徒,在竞选雅加达市长的演讲中引用了《古兰经》的一句话,经人恶意剪辑后上传至社交媒体,并据此指责钟万学攻击伊斯兰教,钟万学因此被判刑20个月,前不久才放出来。

第五,由于东南亚国家普遍发展程度比中国低,内部治理上的漏洞比较多,吸引很多中国人到那里开展不法活动,玷污了中国人形象,也引发了当地人的不满。最典型的是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那里聚集了大量中国人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活动,推高了地价和生活成本之余,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和治安,当地人的不满会导向何处?如何化解疏导?是中国人必须要考虑的。在西哈努克港其实有中国人运营的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但鲜为人知,其风头都被赌博、电信诈骗和各种不法活动盖过了。

到美国设厂有可能吗?

除了东南亚之外,非洲、印度、美国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中国制造转移产能的地点。在这其中,美国的条件最好,水、电、天然气等都比国内便宜很多,比如工业电价,国内普遍在0.8元左右,而美国一般不超过0.2元;美国营商环境也更为透明规范,近年来一些州招商引资的力度也很大,达到一定的雇佣人数会有很可观的税收减免。比如年7月,富士康宣布四年内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投资亿美元建造最先进的LCD面板厂,为当地创造最多1.3万个工作岗位,威斯康辛州给以的回馈是为期15年、高达30亿美元的免税和补贴激励。

不过美国的人力成本要比中国贵很多,目前美国各州的最低工资普遍在每小时10美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工人的月薪肯定在0美元以上,至少是国内沿海地区的4倍。而且由于服务业高度发达,制造业很难雇到人。更麻烦的是,此前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美国的产业链已经很不完整。最近苹果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设厂,就发现连螺丝钉都要从中国运来。因此,美国适合那些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能源消耗大、供应链短的制造企业。福耀玻璃、巨石玻璃纤维在美国设厂,正是基于这些原因。

非洲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产能转移目的地,不过非洲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一概而论。有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相当靠前的国家,也有治安奇差、出门必须带保镖的混乱之地。而大部分非洲国家处在中间的不同位置,它们共有的优势在于离美国和欧洲近,普遍受到关税方面的照顾,做出口的话在海运费、关税方面有优势;人口年轻,不会缺工;工业基础薄弱,内需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劣势同时也很明显:人口虽然多,但教育程度低,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意识薄弱;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腐败横行,电力短缺,供应链很不完整。这些在短期里很难得到改善。

印度和中国一样,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因此被认为有望成为中国之后新的“世界工厂”,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上,印度的人多只是表面现象,因为种姓制度和女性地位的低下,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自由地外出打工,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印度可用的劳工其实只有一亿人,而且印度的文盲率在30%以上,这样算下来,真正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并不多。另外,东南亚、非洲共有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腐败、市场不统一、缺电等问题,印度几乎一样不少。况且,自去年6月以来,美国和印度之间也爆发了 ,双方互加关税,情形和中美 差不多,最近,美国又取消了给予印度的普惠制关税待遇。这些都注定了印度成不了“世界工厂”,也无法成为中国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让内需支撑中国制造

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能力承接起中国制造的全面转移。而中国本土的优势仍然很明显:完整的产业链,优质的基础设施,吃苦耐劳性价比高的劳工,政府强烈的重商主义倾向和对招商引资的热情。这最终会让中国制造产生分化:一部分为规避关税和成本在海外设厂,或出口或主攻当地市场;一部分留在国内,开拓中国的内需市场;还有一部分升级到产业链的高端,顶着高关税继续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但规模会减少。

这里面至关重要的是后两者:大量企业要转移产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是中国制造的最大买主,为了不失去这个重要市场,企业才要千辛万苦去海外设厂。而美国不过3亿人,中国有13亿人,13亿人内需的迸发完全能支撑起高质量的中国制造。然而,提振内需的话说了很多年,却一直效果不彰;企业要从出口转做内销,同样困难重重。这其中的主要障碍包括:企业家安全感的缺乏、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房地产对消费的挤压、抄袭模仿的盛行、居高不下的流通费用、高昂的租金等等。

而这些同样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障碍。转型升级并不是逼企业一下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必然就能成功。没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的配合,在一部分产能转移出去之后,中国制造的萎缩和空心化,是最让人担心的。

专访美国稀土问题专家詹姆斯·肯尼迪

5月24日,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WTO迫使中国增供稀土

结果让中国成最大赢家

中美 中,稀土被认为是中国决胜的王牌之一。

这一点,美国也心知肚明。5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公开了对约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但其中并不包含稀土、关键矿物等资源。

随后的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时实地调研相关稀土企业,并就推动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足见稀土资源的重要性。

对此,观察者网就当前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稀土则是中国的优势战略资源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ThREE咨询公司总裁、美国稀土问题专家詹姆斯·肯尼迪先生。

观察者网:肯尼迪先生你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对你进行采访。我仔细阅读了你在各个博客平台上的文章,发现你很多文章的开头几段都在猛烈抨击五角大楼,批评他们长期无视你的谏言。可否问一下,你的意见一般都是通过什么渠道传达给五角大楼的?在中美 升级的背景下,五角大楼对待稀土问题的态度和以往相比,会不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肯尼迪:我们需要先弄明白一个问题,管理和运营五角大楼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人,而是一群自我膨胀目中无人的职业官僚和靠裙带关系走后门进来的相关私营机构的关系户。这帮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极度迷信美国式的“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认为这两者可以主导一切,他们确信这套理论可以包打天下无敌手。

不幸的是,五角大楼和其他大多数的西方国家被困在这种表面上的语义学灾难中无法自拔。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这两个概念,就会发现,它们不过是古典经济学一系列概念在新型全球化时代中改头换面的再包装,比如国家财富转移、离岸工业以及为了那群反民族主义者的个人、企业的财富增值而进行的公共财产的私有化,有关这一点,我在我的博客中已经多有论述。

中美稀土争端发展到今天,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来,五角大楼一直坚信稀土问题可以通过市场秩序自发解决。如果出现了问题,市场解决不了怎么办?职业官僚们可以对市场这个概念重新修订,或者从立法角度暂时解决,这样他们就能立于永不败之地。

如果你拿稀土问题质疑五角大楼,他们的发言人会回怼:我们没有义务去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去问立法部门?他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在法律层面上稀土问题是无解的。

中国占到了美国稀土供应量的80%

因为他们眼里的法条,无非就是10USCb(观察者网注:《美国法典》第十卷第b条,有关国家战略能源储备问题),这个10USCb规定,所有涉及国家战略层面的矿产能源,都要立足于国内需求和开采,但哪些是“国家战略”层面的矿产?他们又开始循环论证,自说自话。

“国家战略能源”要求立足于国内供需这个主张,和在国际市场上稀土必须有求于中国这个现象居然可以共容不悖。只要中国还没有在稀土问题上卡美国的脖子,这种状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大多数美国稀土代理供应商一直在打“国家安全”的擦边球)。在这个问题上,五角大楼是个两面派,而且死不认错。

我的工作性质有些特殊,我可以和国防部采购部门的承包商直接接触。这批承包商动用了大批游说集团在美国的参众两院运作。我个人认为,五角大楼的很多人也想把产供销这个链条直接拉过来为己所用,防止供货断裂。

为什么?因为一旦 开打,参众两院出台决定限制甚至中止和中国的稀土合作的话,承包商的供货链断掉,那五角大楼的“蛀虫”们没有了中国这个金主,那他们就没有油水可赚了。

现在中国根本就不怕美国主动要求中国断供,然后再去寻找其他矿源。因为稀土资源被精炼成金属和其他后氧化物之前几乎无法应用到技术或国防领域,中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锁定了获取稀土金属、合金、磁铁和大多数后氧化物的途径,而且全球只此一家。

低空掠过的五角大楼

美国太专注于稀土开采而非整个稀土供应链,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产生了负面作用。换言之,华盛顿一直觉得稀土的开采是个重要问题,他们其实没有找到症结所在。

对五角大楼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和平状态”下和中国展开各种规模的稀土合作,供货链一直很畅通,但是中美关系紧张之后,他们有没有备用的计划?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任何迹象显示五角大楼有什么替代方案,或者他们意识到中美 下一旦禁运稀土,问题会非常严重。

我参加过五角大楼内部的很多会议,我从来没听到哪怕一个人能理解什么叫“宏大的战略方向”,或者什么叫“下一盘大棋”,他们的眼里只有很短视的某种小规划而没有大方向。

所以,五角大楼的政策制定者们都带有某种邪教狂徒(cult-manialike)气质,自我评价甚高,躺在过去辉煌的迷梦中不能自拔,是一群无能的官僚。就算他们从所谓的“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的圈套中逃脱出来,也为时太晚了。

观察者网:有关稀土的供应链问题,有几个事实特别值得注意,年,美国就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向WTO提出申述,随后,欧盟、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也加入了进来。它们的说法是,中国限制了原材料的出口,违反了它的自由贸易承诺,年WTO判中国败诉,之后中国不得不提高了稀土的出口额度。你认为WTO的规则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中国的稀土产能?

肯尼迪: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我曾向奥巴马执政集团上过谏言书,警告他们,如果完全按照WTO的规则行事,那么最后的赢家只可能是中国。

我当时预见到,在WTO框架下,美国如果能打赢和中国的稀土 ,唯一的胜机只可能依靠Molycorp矿业集团,这家公司的稀土矿产再分配权对美国来说太重要了。但是中国在年按照WTO要求增加了稀土产量,把价格压得很低,一举打垮了Molycorp,让他们在年直接宣布破产,某种意义上,这就相当于一个“斩首行动”。

美国联合石油集团钼公司(Molycorp)的稀土矿山

现在的加州MP(MountainPass)集团,成了美国唯一一家运作稀土矿的本土企业,它的前身其实就是Molycorp,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傀儡公司。他们在稀土供应以及政治诉求上完全听命于中国,颇具讽刺的是,MP集团在五角大楼和美国国会有大批的游说集团能够左右美国高层的政策,结果也无需多言,Molycorp垮掉,MP成立,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WTO表面上迫使中国增加供货,其实最后让中国大获全胜,这其中的奥妙也许只有中国人最了解。

观察者网:在文章中你提到中国的特种稀土发明专利水平很高,可以用来在商业纠纷的法律诉讼中制衡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但是很多中国的学者反而认为中国稀土发明专利水平过低,影响了中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在稀土专利水平和定价权的关联性上,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肯尼迪:从文化上来讲,我个人觉得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和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很多实用主义执政理念相通。中国会尽一切可能和西方合作,拿到西方国家知识产权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然后再建立一整套属于自身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储备,以对抗美国和西方(我必须承认,中国的这套策略玩得确实很聪明……)

至于你说的定价权,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更愿意把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定价权看成一种“招徕客户的特价品”(lossleader,我的意思是,中国把稀土故意做成是一个可以增加市场份额的廉价产品以吸引客户)。前期吃小亏,后期赚大钱,这是一种相当古典的经销方式,但实际效果确实很好,因为很多稀土开采、加工的终端企业逐渐都在中国收拢聚集。

观察者网:据路透社当地时间5月20日报道,中国以外规模最大的稀土生产商——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莱纳斯(LynasCorp.)当天表示,已经与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化学品公司蓝线(BlueLineCorp.)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美国建立稀土分离厂,试图“填补美国供应链的关键空白”。美国很显然在找其他的“供应商”,这个策略的前景如何?

肯尼迪:我看了你给我的新闻链接。莱纳斯集团也是我长期研究的对象,说实话,这件事情不过就是莱纳斯集团向马来西亚政府的一个表态而已。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设厂,几年来已经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当地生态破坏很大,马来西亚政府一直抓着他们这个把柄不放,所以他们不可能从马来西亚那里完全撤走,然后搬去美国得州。而且他们这些年赚的钱完全不够在其他国家再建一个新的生产线(比如分离钍的成本非常高)。

当地居民抗议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稀土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国参众两院包括五角大楼都已经开始找中国之外的稀土企业填补缺口。对此,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参议员叫穆尔科夫斯基(Murkowski),还专门写了一份很长的报告呈给了参议院。

前文中我也提到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稀土开采,而在于精炼技术和稀土元素的后氧化能力,无论你开采多少稀土,最终的精炼和后氧化还是被中国垄断。

对美国来讲,当务之急是搞一套不可逆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包括开采、合金、分离和后氧化复合处理技术。他们现在手上不是没有可执行的方案,但是他们不敢执行,根源还是他们对邪教般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这些理念的迷恋。

观察者网:你最新一篇博客文章的标题是“全世界都在嘲笑美国”,对美国未来建立一整套稀土产业链的可能性极为悲观。如果中国真的如你所说的实施稀土禁运,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那么美国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对策?

肯尼迪:美国的专家学者,智库包括高层决策者,都生活在全球化时代。他们在欢呼拥抱全球化的时候,嘴上的说辞还是那套古典经济学术语,他们的陈旧观念对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是有害的。

当他们引导的经济航向出现严重负面后果时,这些人就会习惯性的推卸责任。比如,他们会无聊到把当今美国的贫富差距和法国大革命之前的法国进行比较。

基于这些自毁性的政治理念,一些居心叵测的政客们公然可以在朝堂之上散播有害言论,把本属于美国自身的发展问题归结于一些外部因素,比如中国的崛起,俄罗斯的渗透,伊朗的核武计划,委内瑞拉的政变等等。

如果当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摆在白宫面前时,参政两院的政客们依然喜欢再挑起事端,把解决问题转化为制造问题。

我之所以对这个问题不那么乐观,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新保守主义者们正在扬言和伊朗(或者其他国家)打一场热战。这些年以来,美国公众已经没能力数清楚美国到底打了多少场嘴上的战争了,一起接一起,循环往复。

由于某种历史原因,美国倾向于在和平年代塑造一个假想敌,伊朗作为被创造出来的美国敌人会转移很多政坛高层的视线,一旦美伊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那原有的美国盟友都可能会跳出来站到美国的对立面,这客观上会有利于中国和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空间。

中国很可能会马上对稀土实施禁运,卡美国的脖子,逼迫那些海湾国家重新站队(海湾的油霸国家财富基本上都是以美元结算),石油-美元的合作机制垮掉的话,那美元霸权也就不复存在了。

央视称中国发现超级金属且用于航空发动机

当然了,作为一个美国人,虽然我对中国没有什么特别的敌意和反感,但为了我孩子们的未来,还是希望美国一直能维持世界霸权的地位。但是参众两院和五角大楼的一系列决策正在推动世界霸主的易手——从美国到中国以及新型世界体系的形成。有关这些,都是大学里政治学科最基本的常识。

过去四届总统任期,政府放任新保守主义者绑架美国的国运和外交政策,深度介入中东地区的冲突,在伊朗和以色列的紧张关系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和沙特保持一系列数额巨大的军售协议,这些都偏离了应有的重点外交轨道。

观察者网:在稀土问题上除中美之外还有第三方,比如欧盟或者日本。您能否分析一下,在中美 之稀土之争的背景下,欧盟或日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肯尼迪:欧盟严阵以待,并且投资了10亿美元寻找各种解决方案。德国就试图牵头欧盟,试探性地看看能否齐心合力避免成为中美稀土 的受害者,但是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主要问题还是无论德国还是整个欧盟都没有深刻意识到中国在稀土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因为德国和美国一样,都崇拜“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

日本可能对这件事的认识程度超过德国,但实施了巨额投资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仅仅降低了3%,而且奇怪的是,美国方面并未从日本寻找新的稀土来源的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

观察者网:我仔细阅读了你的个人简历,发现你在美国各类学术圈内的社团机构的活跃度很高,比如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钍能源联盟(TEA)等等都发表过很多文章,而且你曾在联合国稀土能源大会上发表过演讲。前几天在北京也召开了中国稀土协会学术年会。那么,你了解同类型的中国稀土学术机构吗?和中国的同行是否保持着沟通和联系?

肯尼迪:在过去的两届美国总统任期内,我奔波来往于五角大楼和参众两院之间,和美国各个党派的政客都有往来,所以,为了保持自身“独立性”,我一直避免和中国行业的供应商和各类学术团体有“直接”接触。

但是在我的文章中我会经常引用中国稀土学界的各类数据和结论,总而言之,在中美 背景下,我是在稀土这个领域中,唯一一个主动愿意列举中美双方稀土详细数据,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学者。

转载外媒报道

美国现有总统候选人:

究竟谁能干翻特朗普?

“挑战特朗普,需要一个富有经验的、沉稳镇定的人,带领美国人做一个深呼吸,让美国重新回到正轨。”

当了六年纽约市长的白思豪没有想到,他要参与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消息,被提前曝光了。而曝光这个消息的,竟然是远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一个高中生弗莱舍。

今年17岁的盖比·弗莱舍是一个时政新闻爱好者,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记者,他在社交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新闻频道“在时政新闻中醒来”,如今已经积累了5万的订阅户。

5月15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三,弗莱舍结束了学校的考试,提前回了家。他像平常一样浏览社交媒体,忽然被一则活动预告吸引了注意力。爱荷华州伍德伯里郡民主党发出一条消息:“5月17日晚7点,在弗吉尼亚街号,欢迎加入纽约市长白思豪总统竞选的第一站活动。”

白思豪

“白思豪还没宣布竞选总统啊?”弗莱舍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条大新闻。他很快联系相关机构,希望确认消息。虽然活动主办方随后删除了活动预告,但机敏的弗莱舍已经将活动预告截屏,随后发在了社交媒体推特上。消息一出,获得了大量转发。而随着消息在社交媒体的不断发酵,主流媒体也不甘落后,纷纷打破和白思豪宣传团队的保密约定,提前报道了他要参选美国总统的消息。

就这样,原本打算在5月16日伴随着纽约晨曦向外界宣布消息的白思豪,被提前确认,成为民主党内竞选年美国总统的第23位候选人。

美国媒体形象地打趣道,白思豪的参选,让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数量增加至“两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预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白思豪应该是今年民主党最后一个宣布参选的候选人。

“目前的民主党参选人规模,已经破了历史纪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时政评论作者迪恩·欧拜达拉认为,民主党参选人规模空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CNN的民调显示,特朗普最近的支持率降到了37%,创下他上任以来的新低。特朗普的不受欢迎程度,以及他在推特上的大放厥词,都足以提醒任何一个有当总统念头的人,今年是最好的时机。

“这或许是民主党一次翻盘的机会”

5月16日一大早,纽约人看到了白思豪的正式竞选广告。视频中的白思豪坐在一辆黑色的SUV里,一边欣赏纽约沿途的风景,一边阐述着自己的竞选理念。几分钟后,《早安美国》的主持人在节目直播中宣布了近期的民调结果,表示有76%的纽约选民不希望白思豪参选总统。与此同时,高中生弗莱舍在自己当天的新闻报道开篇中写道,“今天是年5月16日,星期四,距离年美国总统大选还有天。”

“为什么不呢?”曾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供咨询、长居纽约的政治评论家汉克·申考夫对于白思豪为什么要竞选美国总统的想法很直接地评论称,“从白思豪的角度思考,他没什么可以失去的,而赢得总统竞选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摆在白思豪面前的,是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背景最多元的一份民主党候选人名单。这里面,有7个美国参议员、6个众议员、3个州长、4个市长、1个企业家、1个作家,还有一位前副总统。其中,6位候选人为女性,两位候选人是黑人,一位亚裔、一位太平洋岛人,还有一位同性恋背景。竞选者中年龄最大的是参议员伯尼·桑德斯,今年77岁;年龄最小的竞选者是来自加州的众议员埃里克·斯瓦维尔,今年只有34岁。有经验丰富深耕政坛数十年的参选人,也有毫无从政经验的,如纯属跨界尝试的华裔科技企业家杨安泽(AndrewYang)。

上一届大选中,希拉里的参选让很多民主党人选择放弃,因为以希拉里的声望、经验和募款能力,她在党内是无人能及的。而今年希拉里明确宣布不再参选,更多的民主党人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众多参选人中,今年年初宣布参选的54岁参议员卡玛拉·哈里斯格外引人注目。这位来自加州的参议员曾当选加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检察长,而她的非裔出身,更让不少人称她为“女版奥巴马”。然而,由于始终没有表达出更让公众感兴趣的竞选纲领和口号,卡马拉目前的人气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

美国媒体认为,目前最有胜算的参选人分别是: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自由派代表人物、参议员伯尼·桑德斯,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

乔·拜登

根据最新民调,这三个候选人目前的支持率在民主党中排名前三。5月17日和18日,美国著名政治评论网站TheHill公布了民调数据,结果显示,有33%的民主党或独立选民更支持拜登入主白宫,而桑德斯的支持率大概在14%。紧随其后的是沃伦,获得了8%的选民支持。

作为曾经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的50位女性律师之一”,沃伦是此次民主党中较有希望的女性候选人。沃伦早在今年2月就宣布正式参选,她的竞选口号是,“让每一个遵守规则、努力工作的美国人都能获得成功”。而她更是放出豪言,要让特朗普“在年进监狱”。

就在沃伦宣布竞选的10天后,桑德斯也加入了竞选队伍。桑德斯是美国历史上服务时间最久的国会议员,他与工会关系良好,主张推动全民医保,并推动公立大学免学费。面对其他竞选者,有过一次参选经验的他更显得驾轻就熟。

在众多候选人中,最受公众期待的是美国前副总统拜登。美国当地时间4月25日早上,随着竞选宣传片的公布,现年76岁的拜登正式宣布,参加美国年总统大选。

这个决定,对拜登来说是艰难的,他曾两次参选总统,均告失败。8年,和奥巴马搭档选举的他最终登上了副总统的位置。年总统大选期间,面对众望所归的希拉里,原本对权力顶峰无意追逐的他拒绝了参选机会。然而,在特朗普执政后,拜登却重新拾起了总统梦。

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发生在年8月的一场白人至上主义游行活动。当天,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特维尔,数千名从全美各地赶来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新纳粹”团体等聚集在一起,高呼口号,高举纳粹旗帜,甚至摆出纳粹手势,招摇过市。现场不少赶来的反对者,遭到了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攻击,其中一名反对者被车撞死。

面对这样的种族主义悲剧,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但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反而态度模糊地表示,“双方都是很好的人”。拜登说,特朗普的这句话“让他从骨子里感到震撼”,“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面临着我一生所没有见过的威胁。”

“挑战特朗普,需要一个富有经验的、沉稳镇定的人,带领美国人做一个深呼吸,让美国重新回到正轨。”拜登竞选宣传片的核心,是要带领美国回到正轨。“这或许是民主党一次翻盘的机会”。美国《大西洋月刊》如此评论拜登的参选。

根据政治评论网站TheHill的民调,拜登是目前民主党竞选人中唯一支持率以较大优势领先于现任总统特朗普的人。

一次选举路线和战略的权衡

美国《政治家》杂志统计,如今美国选民的偏好越来越多元了。根据目前的选情,领跑民主党候选人的依然是两位白人男性拜登和桑德斯。在《政治家》看来,这倒不是因为选民们背弃了他们的选举偏好,而是因为,所有的候选人都要面临一个终极问题,“你能打败唐纳德·特朗普吗?”

伯尼·桑德斯

《今日美国》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民主党选民表示,他们对于看起来有实力打败特朗普的参选人更有兴趣,即使这个参选人的执政观点他并不支持。

当然,不是每个参选人都有机会回答“能否打败特朗普”的问题。根据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机制,总统候选人要想参加第一轮候选人辩论,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一条:其一,该候选人必须在三次正式的民调中选民支持率超过1%;其二,该候选人必须获得超过6.5万选民的捐款,捐款的选民必须至少来自全美20个州,每个州的捐款选民必须超过人。

截至5月24日,共有13个候选人满足了获得6.5万选民捐款的条件,19个候选人在三个以上的正式民调中选民支持率超过1%。这也就意味着,有13个候选人两个条件均满足。而另有3位候选人因为上述两个条件均不满足,确定无缘民主党候选人第一轮辩论,提前出局了。

在这场较量中,表现最抢眼的依然是拜登。在正式宣布参选的24小时内,拜登就获得了来自全美50个州的9.7万选民的捐款,总额达到万美元。

“对其余参选人来说,要想在民主党内初选中胜出,首先必须拿下拜登。但是尴尬的是,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希望其他人先出手。”《华盛顿邮报》评论作者修·惠特表示,从拜登目前广泛的群众支持看来,可能“辩论一轮游”的参选人要尽量避免攻击拜登。不过,对于桑德斯来说,他的主要攻击对象应该是拜登。

拜登和桑德斯之间的较量,不仅仅是两个参选人之间的较量,更像一次选举路线和战略的权衡。

以拜登为代表的参选人阵营,包括明尼苏达州女参议员埃米·克洛布彻,以及蒙大拿州州长史蒂夫·布洛克等,走的是中间路线。他们并不激进地反对共和党。这样的参选人更容易吸引中西部和摇摆州的选民、对共和党执政不满的共和党选民,以及部分早就想让特朗普下台的蓝领工人。

而以桑德斯为代表的参选人阵营,如沃伦,则代表了激进的民主党人路线,这些选民对于少数族裔、年轻人,以及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更开放现代的民主人士更有吸引力。

这两个阵营的领袖目前分居民调排行的第一和第二,“然而,历史证明,如果你能在党内候选人的位置上领跑一年多,通常结果不是什么好事。”《今日美国》略带调侃地评论道。

“从今年的形势看,民主党内还没有一个像奥巴马或希拉里一样的竞选人,可以吓退其他竞争对手。拜登和桑德斯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优势,但没有人占据压倒性的领先地位。”为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网站撰文的时政评论家史蒂夫·贝宁如此评论今年的民主党选举形势。

等待奥巴马

想要代表民主党迎战,参选人之间执政理念的竞争不可避免。不过,在共同的“敌人”特朗普面前,他们仍有可以“同仇敌忾”的领域。

医保、气候变化、提高富人阶层收入税,这几个特朗普政权颇受争议的领域,是每个民主党参选人必谈的议题。以气候变化为例,不少民主党参选人是“绿色新政”的积极参与者。“绿色新政”是年开始在民主党内逐渐兴起的一股潮流,参与者的主张是推动经济、就业平等,以及支持清洁、绿色能源。民主党参选人之一的华盛顿州长杰伊·英思力,就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他执政纲领的核心。

此外,随着最近乔治亚、阿拉巴马等州通过了反堕胎法案,民主党候选人的案头又多了一个有利的砝码:争取女性权利。

伊丽莎白·沃伦

不少参选人还将触角伸向了特朗普的大本营。今年,多位民主党参选人被福克斯新闻台请来参加节目。这个新闻台是著名的共和党宣传平台,在大选期间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就在4月,桑德斯、明尼苏达州参议员埃米·克洛布彻、印第安纳州参选人皮特·布第杰等,先后上了福克斯新闻台的节目。

对于福克斯新闻邀请民主党参选人参加节目的举动,总统特朗普大为光火。他在5月19日发表推文讽刺道,“真难想象福克斯新闻台居然浪费时间请民主党参选人,尤其像皮特这样的人参加节目。他们在报道民主党上越来越失败??”

与现任总统的火力全开相比,前任总统奥巴马在此时却显得出奇地沉默。“对此刻的民主党来说,奥巴马是一个比上帝还要受欢迎的人。”美国《大西洋月刊》如此评价在关键时刻奥巴马的作用。不过,无论是奥巴马本人,还是民主党的23个候选人,都还没有想清楚这个作用应该在什么时候发挥。

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奥巴马的出现,等待他认真地向外界宣布,“我支持的候选人是??”。不过,据《大西洋月刊》报道,此刻的奥巴马正专注于自己的自传,至于究竟要为谁站台,还要等待时机。

这几天,纽约市长白思豪已经组建了他的竞选团队。与年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数百人团队相比,白思豪的初期团队人数则是屈指可数,只有5个。“这很让人怀疑他对自己是否有信心。”一位来自纽约市政厅的官员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猜测,“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远,你怎么会有信心组建一个庞大的竞选队伍呢?如果无法胜出的话,解散一个小规模的团队不是更容易吗?”

不过,在更多人看来,白思豪的顾虑和谨慎并非不可理解。“现在很多参选人都在观望,等待着天平倾向于自己的那一刻,到时候竞选资金、团队规模都会跟上。”美国政治评论家布拉德利·塔斯克半开玩笑地表示,也许对于白思豪来说,最终胜出与否不重要,关键是利用这次竞选的机会,带着这个小团队去各地游说,暂时逃离纽约市长繁冗的工作。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luoteamaliya.com/amlygw/3436.html